“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已形成以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谁来种地’难题,下一步要进一步发展更多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进一步壮大经营主体组成结构。”中国农科院研究员秦富说。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实施自贸区战略,打开了新的开放之门。自贸协定包含对外贸易、双向投资等一系列政策安排,这些政策便利、实惠、有效,为我们扩大开放“加了油”。抢抓国家自贸区战略机遇,推动城市驶入对外开放“快车道”,空间广阔,大有可为。 作为东部沿海城市,青岛在参与实施自贸区战略方面有着独特优势。有开放优势。对外开放是青岛的“强项”,全市拥有6个国家级园区、2大亿吨港口,截至2015年底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达到615.4亿美元。这样的基础,增强了青岛参与实施自贸区战略的信心。有战略契合。中央提出,实施自贸区战略的目标是“逐步构筑起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从“一带一路”看,青岛被定位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目前已与74个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往来,去年对沿线国家投资增长141.4%;从全球看,青岛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沟通日益紧密,特别是青岛毗邻韩国、日本,与日韩经贸往来频繁,地方经济合作已经先行先试。可以说,青岛的对外开放格局与国家自贸区战略目标完全契合。有实施先机。去年7月,商务部批复支持青岛建立国家自贸区地方经贸合作推进工作机制,青岛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唯一开展这项工作的城市。青岛主动服务于国家自贸区战略大局,研究出台了工作方案,迈出了探索实施、先行先试的步伐。 与扩大改革开放相融合。改革与开放如同一对“孪生兄弟”,相辅相成,互促互进。实施自贸区战略,是开放的大事,也是改革的大事。青岛将强化改革创新精神,承担好建立国家自贸区战略地方经贸合作机制的改革任务,重点围绕建立自贸区对外谈判数据调研基地、政策与知识培训基地、实施效果评价基地、创新试验研究基地、交流合作基地“五大基地”,拿出更加具体的改革开放举措,在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同时,带动各领域改革实现新进展。 与“一带一路”建设相融合。“一带一路”战略与自贸区战略,好比新一轮对外开放的“车之双轮”、“鸟之两翼”。青岛将着力促进自贸区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融合发展,找准政策和规则资源叠加的优势,以沿线国家和协议国家为重点,深化双向投资贸易合作,拉动青岛进出口增长,促进优势产能全球布局。特别是发挥好地缘优势,探索中韩两国园区合作路径和机制,努力成为落实中韩自贸协定的典范城市。 与国际城市建设相融合。自贸区战略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战略。参与实施自贸区战略的过程,就是城市走向国际化的过程。青岛将充分利用自贸协定的倒逼机制,全面对接国际规则和标准,既在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上提水平,更在营商足球下注网址、法治环境等“软件”上下功夫,创新推广复制上海自贸区经验,提高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切实增强青岛参与实施自贸区战略的竞争力。(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 李群)
中国政府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各参与单位足球下注网址报送优秀建言精选,由中国政府网负责制作“网友优秀建言榜”,发布在活动专题页面和中国政府网首页,各参与单位以不同形式转发,使优质建言及时上网,让提交者第一时间通过页面得到反馈。
主要内容包括:1、完善对证券公司及其相关人员被采取行政监管措施、自律管理措施的扣分规则
今天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只有转变发展模式,大胆地、自信地走出自己的路子,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站到世界最前沿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家经典《大学》里有这样一句话。彼时的“大学”,一有“博学”之意,二是相对于基础学问和基本礼仪的“小学”而言。古代的“大学”虽与今天的大学所指不同,但其精神内核却有相通之处。“大学”就是要为国为民求学问,“大学”就是要有道德和精神层面的更高追求,“大学”就是要探求真理、培育英才——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审视当下,知识、科技与经济社会的融合渗透空前紧密,大学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互动影响同样空前紧密。在这个高度竞争、机遇无限、跨越发展的时代,北京大学应当如何回应时代需求、承担时代责任?在高等教育呈现新趋势、肩负新使命的大背景下,北京大学应该扮演怎样的社会角色、助力社会进步?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不仅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也已成为社会公众的共同期盼,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大学应该集中精力和资源干什么、怎么干?这些问题归结为一个,当代北京大学的使命是什么? 首先,北大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为青年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培养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人才。要有清晰的价值导向,明确大学是培养人和实践人类创造的场所,必须严守学术独立和学术尊严,坚持和追求真理。 第二,作为中国基础最雄厚、思想最活跃的大学之一,北大要致力于基本思想理论和科学技术前沿的创新,努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杰出贡献。 第三,北大应当继续担负起引领中国高等教育的责任,带头推进综合改革,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作出重要探索,努力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学术和文化氛围,真正使北大成为世人向往和敬仰的学术殿堂,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境界,重塑大学的公信与尊严。 我们把以上这些使命,凝练为“守正创新、引领未来”。所谓“守正”,就是要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尊重和坚守大学的传统尤其是北京大学创办百余年来的光荣传统,正道而行、弘扬正气,重塑大学的公信与尊严;所谓“创新”,就是要始终保持“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全面深化大学综合改革,始终挺立时代潮头。所谓“引领未来”,就是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的全局,突出自身的主动性与首创性,积极推动改造现实和开创未来。 当然,要完成这样的使命,还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模式。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科学和高等教育事业由于起步晚、底子薄,照着发达国家的样子来摸索自己的道路,发展模式一直未能摆脱“跟踪模仿”的定势。人家走了弯路,我们也跟着走了弯路,人家的那一套并不完全适应中国的情况,但我们也搬过来用了。今天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只有转变发展模式,大胆地、自信地走出自己的路子,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站到世界最前沿。鲁迅先生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北京大学应以创新发展为方向指引,努力摆脱原来的以“跟踪模仿”为主的发展模式,实现大胆跨越、后来居上、前沿引领。 席大大总书记到北大视察时特别强调,要“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于北京大学而言,就是要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过程中守正,服务、支撑和引领国家社会的未来发展,脚踏实地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创建道路。(北京大学校长 林足球下注网址)